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级将领,能够在去世后进入八宝山,是无上的荣耀。但周纯全却没有选择这份荣耀,而是在去世前,留下遗言:“不要把我埋进八宝山!”
“如果我死了,不要把我埋进八宝山,也不要举办追悼会。把我的骨灰分成两部分。一部分洒在长江中,另一部分放到红安烈士陵园。我要回到那片土地,陪伴着我的那些战友们。”
过了10天后,按照周纯全的遗愿,工作人员和子女们带着他的骨灰盒,在武汉机场登上一架军用飞机,缓缓地飞过三镇的天空。
在长江的上空,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和亲属们小心翼翼地把骨灰盒上的党旗展开,取出骨灰盒,捧出一把骨灰,轻轻地撒向长江……
接着,飞机转向东北方向,继续向前飞行。在飞到红安烈士陵园上空时,周纯全的骨灰在无数朵洁白的小花的陪伴下,落到红安烈士陵园里,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故乡,叶落归根,与在这里长眠的战友们永远相聚在一起,就像在革命年代那样。
1905年10月8日,在湖北省黄安县(红安县)八里湾附近的雷家田村,一个婴儿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呱呱坠地。他,便是周纯全。
在这个名叫雷家田的小村庄里,只有六户周姓人家,周纯全家就是其中之一。算起来,周纯全家没有一分田地,是最穷的一家。
然而,就是这样的家庭,父亲也早早地离开了人世,留下了母亲、周纯全和两个弟弟、一个妹妹。这家孤儿寡母,生活过得十分艰难。
为了替母亲分担,身为家里老大的周纯全,在14岁时只身前往武汉,在茶楼里当了一名杂役工。后来,在周纯全16岁的时候,又进了汉口惠工织布厂做工,贴补家用。
1923年,中国在武汉领导工人参加运动,影响越来越大。期间,周纯全接触了不少进步思想,积极参加了领导的工人运动。
期间,周纯全自告奋勇,参加了工人纠察队,和几个工友在工厂门口,负责守卫。收了资本家贿赂的警察局长,派警察来工厂抓人。身强力大的周纯全,大喝一声,三拳两脚就撂倒了三四个警察。周纯全的威势吓到,再也不敢上前。
“二七惨案”发生后,工人们想到周纯全,都公推他为“二七后援会”的委员长。在“后援会”工作的过程中,周纯全为工人和死难者家属到处奔走,此举受到了工人和群众们的信任和爱戴。此时的周纯全,开始和有了接触。
1925年,周纯全回到黄安,在八里湾南门庙高小当校工。在这里,周纯全认识了这所学校的名誉校长董必武。
期间,周纯全经常前往八里湾干革命。看到周纯全的革命热情很高,董必武十分高兴,经常在私下给周纯全讲解革命道理。
在董必武等人的帮助下,周纯全在一些政治书籍中,学到了不少革命知识,并树立了解放工农和实现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。同时,在董必武等人开会时,周纯全负责放哨和传递一些文件。
1926年11月,周纯全加入中国,成了一名光荣的党员。此后,周纯全常常穿梭于“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”与黄安县和大别山的一些地区,为党工作。
1927年,在党的领导下,黄安的农动日益高涨,周纯全常常忘记了睡觉,不分昼夜地和贫苦农民交谈,向他们宣讲革命道理。农民们受到鼓舞,纷纷加入农会,高喊着“打倒帝国主义列强”、“打倒土豪劣绅”的口号,。这一时期,黄安的地主豪绅被吓得不轻,夜里都不敢睡觉。
为了替贫苦农民讨还公道,周纯全和农会的其他农友们,一起将八里湾的一个大恶霸押到县城,和其他几个土豪劣绅一起合押,震慑了当地的那些为富不仁、民怨极大的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。这件事情影响很大,附近的农民听到后,纷纷加入农会,和那些土豪劣绅斗法。
10月,黄麻起义爆发,周纯全全程参与。在攻打黄安县城时,周纯全带领着其中一路农民自卫军,攻入黄安城。占领县城后,起义部队宣布成立了县农民政府,周纯全当选为县农民政府的委员。
后来,武汉的当局派兵进攻黄安,农民自卫军不敌,周纯全带领部分队伍出县城南门,前往七里岗与工农革命军第二路军会合。会合后,周纯全跟随队伍一起撤到龙王山。
后来,在组织的派遣下,周纯全担任了京汉铁路南段特委委员和信阳县委书记。考虑到经费和短缺,组织上让周纯全想办法搞一些钱款和。
接到任务后,经过多方侦察,周纯全发现,在信阳的敌人警备司令部旁的银行戒备不严,银库竟然没有人站岗。考虑到手中没有任何武器,周纯全让一位把两块青砖做成手榴弹的样子,以假乱真。
一天夜晚,周纯全带着做好的两枚“手榴弹”,来到银行旁边,趁着四周无人,翻墙而入,“诈”开了银库的闸门。进去后,周纯全大喊一声,把“手榴弹”举过头顶。
看到周纯全手里拿着炸弹,银库的看管人员吓得两腿一软,跪在地上磕头求饶。就这样,周纯全带着700块银洋和2000多个铜板,从银库中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。
几天后,经过侦查,周纯全进入一个财主开在郊区的钱庄,取走了300块银洋。看着周纯全送来的全部钱款,组织上十分高兴。
后来,周纯全掌握了城里敌军司令部一个护兵的生活规律,在那个护兵在家中喝酒后,趁他摇摇晃晃走的时候,夺了一把手枪。
考虑到周纯全对武汉比较熟悉,组织上决定让他前往汉阳兵工厂,利用一些关系,购买了30多支枪和一批弹药,想办法运回山里。至此,周纯全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全部任务。
1929年5月1日,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成立了鄂豫边总工会筹委会,周纯全被选为委员长;1930年,周纯全又担任了鄂豫皖边特委常委、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、省工会委员长。后来,周纯全又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局长兼鄂豫皖游击总司令,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和组织指挥地方武装参加反围剿战役。
在反围剿作战中,周纯全不仅作战勇敢,而且指挥果断,善于以身作则,影响战士们的斗志。在一次行军过程中,周纯全率先脱掉衣服,跳进冰冷的汉江里,战士们纷纷效仿,很快便渡过了汉江,摆脱了敌人的追击。
1935年5月,周纯全率部参加长征;6月,红一、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。会师后,周纯全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后方纵队政治委员。
长征中,为了减轻战士们的心理负担,周纯全经常给战士们讲笑话,活跃气氛。此外,周纯全还将自己的马贡献出来,为部队驮病人,驮和背包等物品。对此,战士们都戏称“我们政委的马充公了”。
甜水堡战斗后,周纯全见到了周恩来。谈话结束后不久,周纯全便主动向中央发电,要求到抗大学习,提高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水平。长征结束后,周纯全如愿进入抗日军政大学,参加了学习。
1938年,周纯全被任命为抗大一分校副校长,不久后,又改任校长。在带着学员们转战山东沂蒙山区的过程中,周纯全深得学员们的爱戴,大家都说:“只要周校长在,我们就有安全感。”
1943年,周纯全先后被任命为滨海行署工商管理局监委、滨海行署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;抗日战争结束后,周纯全奉命前往东北,担任了本溪湖煤铁总公司总经理。
1946年9月,周纯全被任命为辽南行署主任,后又兼任了辽南省委副书记,负责后方支援;次年,周纯全又先后担任了辽南省委副书记、东北民主联军东线战勤司令部司令员,以及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、第二部长。
1949年,周纯全被任命为四野后勤部第一部长,不久后,又兼任了中南地区支前司令员。任职期间,为保障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和野战军南下等兵团作战,周纯全提供了稳固的后勤供给,受到了上级的好评。
期间,因战事紧张,周纯全顾不上休息,在长征途中被打伤的右眼因没得到足够的休养,而导致完全失明。
建国后,周纯全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兼四野后勤部部长,主要负责海南岛战役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。期间,周纯全带领部下,筹集到了1000多万公斤粮食和20吨主、副食品;另外,还筹集了2000多只渡海用的木帆船,为渡海作战的胜利,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海南岛解放后,周纯全改任后勤部政委。
在抗美援朝作战的过程中,美军在前线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,但在后勤补给线上,却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。期间,美军利用空中优势,多次派出飞机,到处轰炸。这一时期,志愿军的补给经常出现中断。
在这种情况下,前方的战士们经常因弹药和粮食短缺,而影响战斗,给志愿军的作战,带来了很大的困难。对此,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非常忧心,经常夜不能寐,在深夜思索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。
年底,接上级命令,周纯全前往朝鲜前线,了解抗美援朝部队的后勤保障情况,并慰问在朝鲜的将士们。
见到周纯全后,彭德怀十分高兴,紧紧地握着周纯全的手,另一只手拍着他的后背,说:“真是太好了,来了,你就别走了,参加抗美援朝,管管后勤工作!”
虽然,周纯全这次来的任务是了解后勤保障情况。但是,在看到朝鲜战场的残酷后,周纯全坚定地说:“好,我回去交代一下工作,马上就回来。”
考虑到朝鲜战场后勤工作的紧张形势,彭德怀摆了摆手,说:“不用了,你现在就去上任,其他事情不用你管了,我马上就向中央报告!”
说着,彭德怀掏出笔,在纸上写了给中央的报告,并指示马上发出。秘书出去后,彭德怀笑着对周纯全说:“你可不要觉得是我强迫了你的,其实我们都是让战争强迫了,我、洪学智都是这样!”
就这样,周纯全留在了朝鲜战场,担任了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勤指挥部指挥员,开始协助洪学智主抓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。
考虑到出国作战环境和对象的变化,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依靠国家后方统筹供应。上任后,对后勤保障工作轻车熟路的周纯全,调集了由几个大军区组成的一个人力运输团,并在朝鲜境内的后勤分部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两个。此外,周纯全还召集了铁道兵入朝,负责铁路抢修。另外,还增加了一些医疗救护力量。
对于美军的空中优势,周纯全和洪学智等人多次商议,决定在20000多公里的补给沿线多个防空哨,来监视敌人的空中打击。此外,周纯全还建议在运输线上构筑防御工事, 用于在敌人空袭时,隐藏汽车物资。
面对敌人的“绞杀战”,周纯全和洪学智等人决定对敌人采取“反绞杀”行动,在敌人轰炸铁路和公路等运输线时,号召战士们采用“人扛,马驼,汽车拉”等方式,确保源源不断的物资能够及时送到目的地。
在这寂静的夜晚,天空突然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。原来是美军的20架飞机前来“绞杀”。很快,炮弹就落在地上,火光四起,漫天烟尘。
看到公路被炸出一个一个的深坑,车辆无法通行,周纯全立即发出指示,让附近驻扎的工兵连,前来抢修。
得知抢修公路需要4个小时,前线的物资又非常紧急,周纯全对工兵连长说:“你过来看,这个大坑靠近山这边,还留有一个车轮行驶的余地,你们可不可以在这个坑上架起一座只通过一个车轮的简易桥,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工时。”
工兵连长听到后,围着深坑转了一圈,认为周纯全的建议可行。在周纯全和司机们的帮忙下,很快就搭起了一座简易桥。志愿军的汽车通过深坑后,绝尘而去。
还有一次,美军出动了28批、367架次飞机,向我志愿军的补给线枚各种炸弹。另外,在介川、顺川和新安州不到70公里的铁路线万枚炸弹。
这天,正好遇上雷暴大雨,洪水将志愿军物资集散地的仓库和房屋帐篷冲毁,沿途的205座公路桥梁和94座铁路桥梁也被冲垮,路面无法通行。
在这种情况下,周纯全和洪学智带领后勤指挥员,立即开始抢修。战士们在暴雨中,有序地进行。周纯全对战士们说:“铁路不通用人通,桥断路断运输不能断!”
在周纯全的号召下,战士们用背扛,用马驮,将积在水边的物资全部运走。那段时间,战士们没有一点睡意,精神百倍,运出了1970多火车皮的抗战物资。期间,战士们也不是被动挨打,击落了整整55架敌机。
周纯全也不闲着,一会儿指挥,一会儿扛子弹箱,一会儿扛面袋,忙得不可开交。有几次,由于过度劳累,周纯全晕倒在现场,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再劳动了,但他没有同意。
在我军的“反绞杀”运动下,仅仅一年之后,拥有着空中优势的“联合国军”便黔驴技穷了,再也无法动摇我军的后勤运输线。对此,美军不得不承认我军“后勤系统的灵活性……绞杀作战未获成效”,范佛里特也说:
“虽然联军用了一切力量,本以为阻断志愿军补给,可是志愿军还是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,把军需运到前线,创造了人类的历史。”
1955年,周纯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。同年9月,实行军衔制,周纯全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对于周纯全的军衔,在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拟定上报给毛主席的《关于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》两种预授方案的名单上,是建议授予他大将军衔的。
其中,第一种方案是大将15人,分别为:粟裕、徐海东、黄克诚、陈赓、谭政、萧劲光、张云逸、罗瑞卿、王树声、许光达,以及张宗逊、、萧克、王震和周纯全。
第二种方案是大将22人,分别为:粟裕、徐海东、黄克诚、陈赓、谭政、萧劲光、张云逸、罗瑞卿、王树声、许光达,以及张宗逊、、萧克、王震、周纯全,外加、刘亚楼、邓华、陈再道、、彭绍辉和王宏坤。
最后,中央经过反复研究,最终确定了授予大将10人,也就是现在看到的大将名单:粟裕、徐海东、黄克诚、陈赓、谭政、萧劲光、张云逸、罗瑞卿、王树声和许光达。
在每一个岗位上,周纯全将军一直都是尽职尽责的,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够在预授衔的大将名单上,出现他名字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。
1958年5月,在党的“八大”二次会议上,周纯全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;在这之后,周纯全便一直担任监察委员会委员。
后来,周纯全多次提到自己的身后事。最终,周纯全还是希望,能够在去世后回到故乡,与在那里长眠的战友们相聚。
1985年,周纯全上将逝世后,子女们按照他的交代,满足了他不办追悼会、不进八宝山,把骨灰撒进长江和红安烈士陵园,叶落归根的愿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